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新官路商途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最快决定的投资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最快决定的投资(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他们两人怎么都也没有想到过来后仅仅一两天竟然就要决定建厂,更没有想过要投这么大的项目。

新的瓶坯工厂要跟宿云生物的茶饮产能配套,一期就得上年产六亿只瓶坯的产能规模。

这对新澄、新瑞两家,都不是小项目。

大宗采购会将他们的盈利空间压低到每只瓶坯三四分钱,但总的盈利空间依旧高达两千万。

他们肯定不指望投两三千万港元,每年就能从宿云生物提供的大宗采购里,轻松收割两三千万的净利润;他们又不是萧良的干儿子。

三厂距离南亭工业园仅四公里多点,这点路程,会产生一定的运输成本,但也很有限。

他们投资建造瓶坯工厂后,先上目前最急需的饮料pet瓶生产线,后续还可以逐步增加新的生产线,开发食品、化妆品、制药等领域的客户。

倘若瑞安化工跟市化工厂合作的pet聚酯塑料合成项目落在市开发区,那他们在这一条线上的产业布局就会有一个雏形出来。

“小萧总的建议很好啊,”郭秉厢看向还有所犹豫的赵瀚说道,“赵董,合资公司我们两家一家一半,我这几年精力不如以往,你来做总经理负责生产运营,怎么样?”

“行!”赵瀚这时候也不再犹豫,干脆利落答应下来。

不考虑宿云生物后续的发展,不考虑在东洲发展更多的客户,单是给宿云生物一期茶饮料产能做配套,他们少说需要拿出五六千万港元出来。

香港以转口贸易、金融、地产开发为主,有一些规模跟基础的轻工制造近十年来萎缩得厉害,也都在往内地转移。

新澄、新瑞两家一方面是内地刚进行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工厂刚刚扩建引进新的设备,另一方面他们两家在香港也有稳定的客户,因此哪怕利润再微薄,这些年也维持下来了。

现在新澄、新瑞下游的客户,基本都迁到内地了,他们也知道内迁是大势所趋,只是往哪里迁,还在犹豫中。

珠三角是轻工制造港企内迁的主阵地,但新澄、新瑞拖后了,大部分下游客户都被先一步内迁的同行抢走;他们最近就想往轻工制造基础较好的华东地区寻找机会。

因此,钱晋章一个电话,赵瀚与郭秉厢就直接订机票,赶来东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