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巨擘大枭 > 第十二章 黄蜂刺

第十二章 黄蜂刺(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块狭长的缓坡足有数百丈方圆,胡乱的扔着些石锁粗木等打熬力气的物件,岗宾说,这儿就是六里铺的天命台,地面上有了争执又经不起调解的,说不得只能在这里论一论是非。

天命台又叫判官场,据说是蛮族部落争夺草场时的传统,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采用了听天由命的那点意思。

放牧部落以牲畜为生,水草丰茂之地免不了要有争执,大规模冲突有些得不偿失,所以部族首领们便摆出这判官场,一百里草场分成十阵分输赢,一场十里看花落谁家,只要是有那能耐,全赢了去也没人再有二话。

这个传统根深而蒂固,在西疆的历史极为悠久,世族门阀们入乡随俗,争地盘抢生意也开始沿用,渐渐地,天命台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就成了民俗。

强者为尊弱者卑,正是西疆这野性之地奉行的准则。

或许是秉承了老路家骨子里就有的那种脾性,路云风对远方有种莫名的渴望,可是也不会忽略身边周遭的新鲜玩意,幼时他最喜欢做的,就是从亘古不变的荒山野岭里找出惊喜。

或许是一棵草,也可能是一条虫,发现以前从没见过的东西,总会令他感觉到快乐,尽管这些新发现,大多会被红山老爹等人加以否定,可仍然不能阻止他对此乐而不疲。

红山老爹虽然不能说话,但绝对不是没办法交流!莽虎子尽管看起来呆傻,也能流露出喜乐与忧伤。老爷子教导他时说过:山川之精英,每泄为至宝;乾坤之瑞气,恒结为奇珍。草木顽石尚且有灵气,何况于人?

缺少的,只是善于观察的眼和能够感受的心而已。

所以到了六里铺以后,路云风喜欢四处溜达着走走,他的性情还算开朗,所以碰到感兴趣的物事,也就上前去与人攀谈,岗宾比他大了三岁,几乎与他同时进入货栈,年纪相仿言语投缘,很快就亲近了起来,也会相陪着在街面上溜达,时不时指点下江山,给他做着各种介绍。

从后门出去,到这天命台只有几百丈远,耍动会儿石锁摆弄下粗木,迎着朝阳吐纳调息,晨课做完回来,货栈里的人也都已经起身,路云风顺手拿笤帚清扫着院子,冯三的房门拉开,探出脑袋冲着他招了招手。

虽然不说多么另眼相看,但冯三着实对他不错,回来的当天晚上,就把他喊到房里,话里话外的数落了一番,然后又拿出十两银子给他。

两张土豹皮,品相不错的话,在六里铺也就值这个数,直接在山口上收,按道理还能便宜一些,冯三主要是埋怨他给宋老二婆娘的那二两银子,意思也很明白,养家糊口都是不易,跟你没关系的事儿,以后少管,各有各的难,你管得过来嘛。

在他眼里,路云风是山民,终日与葛木鸟兽为伍,恐怕是没见过什么世面,因此解说的也是分外用心,尽可能把某件事物的来龙去脉表达清楚,他自然不会知道路云风虽然年龄不大,但西疆有名的三座大城都留有他的脚印,论世面,巴掌大的六里铺尚不足道,可对于他的这份好意,路云风不以为杵,反而甚是领情。

岗宾有一兄一姐,父兄开着一家打铁铺维系生计,从外埠进粗铁,打制成各式铁器售卖,商贸集散的荒郊之地,农具使用的不多,但箭矢马铁抓钩镰刀等物件不可或缺,进山赶路带把防身兵刃也很是平常,所以六里铺虽说不大,铁匠铺子却开了四五家。

经长途贩运的粗铁价格甚高,维持火力还要再买外埠的石炭,岗家的铁器也没什么出彩之处,每月扣去安保银子以后获利无几,只是勉强维持惨谈经营,岗宾的父亲跟刘账房挺熟,借着恒升货栈里缺人手的空当,岗宾也就加了进来。

自打到这儿的那时起,路云风笑脸迎人执礼甚恭,跟货栈里里外外很快就熟悉了过来,每日里依旧早起,虽然不能再走桩步,却也习惯性的出去舒展下筋骨。

六里铺的地势,北面高南边矮,沿着横澜河给划出的弧度,北边儿就有了五六丈高的断崖,上宽下窄,从渡口那边往这儿看的话,好似悬空着横担在河面上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