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秦帝国风云 > 23、夜雨惊风(1)

23、夜雨惊风(1)(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两名姬妾连声称谢,韩非摆手让她们先回避退下。

李斯继续说道:贤弟贵为韩国王族,汝之父亲(公子虮虱)却是争国未得的失意人,牵累贤弟兄弟流落他乡,生计困苦,还是幸赖楚国方面接济,才未失去贵族的颜面。那还不是秦、楚、晋国三国角力的结果!韩国并不是值得您去服侍的国家呀!

后来,贤弟随父返国,也获封为公侯世爵。可是你为什么要有福不享受,非去兰陵十年苦学呢?为什么明明自己口齿不伶俐,难有苏秦、张仪滔滔悬河之辩,还要跻身策士呢?因为贤弟你志存高远,觊觎韩君之大位而已!我李斯一百个相信,若是你不来秦国,那韩王安早晚必会被你韩非取而代之!难道我说的有错吗?

贤弟推崇“法术势”,难道这些治国的奸巧就与“仁义”合拍吗?为了你那“爱国”的所谓仁义,你不惜置我于死地,你还不惜借助秦王的爱妃德妃,陷她于生不如死的困境,贤弟的所谓仁义又在哪里?我看,是在美妇娇娃们的酥胸、暖怀、臂弯里吧?

韩非被李斯的言语击中要害,唏嘘不已。

君子持道中正而已!其实我知道,在这一点上,贤弟你干得比我要强得多!

韩非迷惑:此话怎讲?

李斯:还是我等在兰陵求学的时候,贤弟就备受同窗学友们的敬重和爱护,那不是因为大家知道师傅向来袒护你、也不是因为同情你口齿不太伶俐,更不是羡慕你的贵族名分地位,而是知道你颇有心机!

你我在兰陵学馆的同窗故友们多出身富贵之家,有几个吃得下求学研读那般辛苦?更不消说是一直坚守十余年!若是以贤弟的出身,恐怕别人早就去享受厚禄、追名逐利、行走江湖了,可是你却耐得住寂寞、不为所动,竟成为学子楷模。为何?磨砺意志、思谋韬略、钻研掌国之权术耳。

我李斯昔日的境遇不同,我那时候是衣食无着、穷途末路,无奈之下才去兰陵投靠师门、权且聊生的。无非是梦想着能寻觅一条出路,哪里会想到最后会来到这秦国?

李斯激动起来: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自皇帝开国,华夏一统,几经动荡,我土犹存。今日诸侯割据,华夏山河分裂已五百年矣!民生之痛、诸国征战之苦,商旅不行,奈何未有穷期?!中原四顾,西戎(匈奴、羌)、南蛮、东胡、北狄雄起,獐头鼠目,觊觎我华夏山河。华夏不早日一统,复兴图强,岂不迟早民皆“左衽”(中原地区的服饰是“交领右衽”,左衽是蛮夷及死者的穿着,意指华夏被异族征服。)

彼存韩者,私欲使之然也,何存天下心?为何离别之时,师尊对你不冷不热?师徒感情深厚,自是不舍难分。大道不同,却难相论!

诚然,我李斯和你一样,也是一介求财、求富、求显贵的书生,那硕鼠登天的美梦,也确实是萦绕心头。可是君子达则兼顾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李斯!至少还有天下心。砥砺人生,吾虽百折而不回也!

师傅门下,可称之为高徒的,想来也仅仅十余人而已,贤弟你就算是一个!同门学子之中,我等皆无远虑,所求无非是“为人臣子,竭尽忠诚”而已,只有贤弟思谋得国,怀君王之心啊!

韩非愕然失色:汝何出此言?

李斯故作嗔怒,“说了这么多,怎么面前只有墨汁,而无清茶呢?待客不周,也是失礼呀!”

韩非瞥一眼恭候在一旁的美姬,摆了摆手,她们立即给李斯面前摆放好茶具,沏好茶叶。

李斯摇头晃脑,嗅了嗅茶香,品了一口茶汤,说道:“这茗茶味道一般,回头我差人送一些上等的茶叶过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