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风鬼传说 > 第351章 史无前例

第351章 史无前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以说经此一战,风国的中央军彻底被击垮。唐凌在第一军团以及其余几个军团残部的护送下,一路向北逃窜,期间又经过了大大小小十多次的围堵战,最后总算是侥幸逃出宁南,败退回风国本土。

宁南方面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乘胜追击的绝佳机会,数十万的宁南军越过两国边境,反攻进风国境内。

虽然宁南军在安多平原战役中动用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火炮和火铳,但以宁南制造业的工艺,火炮和火铳还无法成批量的生产,制造出来的火炮不足二百门,火铳不足十万支,而且这些火炮和火铳并没有全部用在安多平原战役中,但即便如此,还是把风国的中央军主力杀得大败。

在后面的国战中,是宁南军侵入风国的战斗。接下来一连串的战斗里,又发生了著名的石渠战役。

宁南军的火器军军团急于追杀唐凌,一个劲的穷追猛打。由两国边境追至风国的宁郡,又由宁郡追杀至莫郡,在莫郡的石渠,宁南军总算是追上了唐凌所在的第一军团,结果在战斗当中,风国的第十军团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由风都上京赶到了石渠,偷袭宁南军成功,对其造成重创。

火器的突然出现和大规模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风国和宁南之间的战局,风军全面占优的局面急转直下,沦为全面劣势。

步兵军团推进不上去,重装骑兵军团也推进不上去,直到这个时候,风军才想到这场战争己方打不了了,应当立刻撤退。

只是此时他们再想撤退,已然太晚了,双方的距离不足两百步,而火铳的射程却有五百步,火炮的射程则更远,这三百步的距离差距又岂是那么容易撤走的?

在风军阵营向后撤退的时候,宁南军的阵营也在向前推进。前排的兵卒打完火铳后,立刻停下来,重新装进火药和钢珠,与此同时,后面的兵卒前进,将早已装弹完毕的火铳向前射击。

如此反复,兵卒们边射击边推进,风军的撤退成了一路被人击杀,一路向后溃败,将士们光是因自相践踏而死的就不知有多少。

风国的第十军团前身是虎贲军,一支骁勇善战、尤其擅长长途奔袭、打闪电战的轻骑兵军团。

在后来的风史中记载,安多平原一战,是风国有史以来从未经历过的惨败,在宁南军突然动用火器的那一刻,风军将士的士气便已被彻底击溃。此战,风军共有八个中央军军团参战,后来参战的地方军援兵也有两个军团左右,但安多平原战役结束之后,第九军团全军覆没,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军团几近全军覆没,第七、第八军团伤亡过半,唯独掠阵的第一军团伤亡较小,护送陛下败退回本土。

在风人自己记录的历史当中都把安多平原战役描绘成这样,当时的战况之惨烈可想而知。安多平原战役也是风国第九军团的告别战,从此以后,风国再无第九军团,更确切的说,风军是再无重装骑兵军团,曾经横扫天下、战无不胜、冲击敌阵犹如摧枯拉朽的重装骑兵也就此退出风国的历史舞台。

整个安多平原战役中,风军前前后后损失的总兵力不下七十万,其中的二十万是伤亡在最后一战的前面,而在最后一战中,风军的伤亡则高达了五十万。

这五十万并非全部战死沙场,其中有三十万人是被宁南军所俘虏。

只不过这三十万的俘虏下场也很惨,和战死没多大区别。战后,风军俘虏被宁南人强迫着去修复在战争中受损的城邑,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但做的苦力却是宁南人的两三倍,大批的风军俘虏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压榨下被折磨致死,最后真正存活下来的风军没有几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