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300章 应对之策

300章 应对之策(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无论如何, 也要将这一批工厂办起来, 另外便是移民的问题, 虽然现在有了移民专项基金, 不过现在跟之前有所不同, 黑龙江航道已经彻底被控制,那边的移民力度可以进一步加大。 ”秦宇想了一下道, 等黑龙江填充了足够的汉人数量, 然后再逐渐向伯力发展。 要是得到山东, 或者是河南, 陕西等地之后, 这些地方经常闹个旱灾什么的, 到时候再组织起向北移民比起现在要容易得多。想到这里, 秦宇对得到山东的想法也更加迫切了。

…………..

“哼, 老实人也会耍花样, 曹仲珊这个市井之徒也不想想今日之地位从何而来。 悔不该当初将其捧到如此高位。”段祺瑞以脾气刚硬而著称, 他是个十分重资历的人, 当初袁世凯小镇练兵, 涌现出北洋三杰等一大批人才, 段祺瑞便是其中资格最老的人之一, 没想到当时正眼都懒得看一下的曹锟此时竟然会成为腹心之患。 威胁比起冯国璋这个宿老还要大。 北洋武力一统民国的策略竟然是因为他而中途夭折, 此时吴佩孚, 阎相文等武臣在前线顿步不前, 吴佩孚更是饮酒作诗, 就是不问战事, 一介师长还敢公然发报痛骂他这个一国总理, 让段祺瑞对吴佩孚痛恨的同时, 自然对曹锟也恨上了, 若非曹锟御下不严。 暗中默许, 一个小小的师长哪里有这么大的胆子。

直系的军将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可皖系出身的段芝贵, 张敬尧等人却是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的家伙, 对他们寄予厚望, 给足了地位, 一旦打起仗来。 都是拉稀屎的家伙。 能打的直军不打了, 连皖系的人现在也在前线得过且过。 难道武力统一全国的策略真的行不通吗?

原本秦宇勤勤恳恳的治理东北, 就算有所增长, 能达到六千多万已经算是不错, 不过日本由原来的外债由19亿降到16亿。 同时对外债仅由8亿多猛增到近44亿。相比之下, 帐面上东北所获得的利益要小了许多。

相比起日本在海上的优势, 以及几十年的工业基础, 东北在这方面想要竞争过日本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说东北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欧洲大战刺激了东北的初具规模的工业。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奉天银行与华兴银行所扮演的角色, 两家银行将分行开遍全国, 吸纳数万万的存款, 用关内的钱财贷款给关外的商人, 给东北进行源源不断地输血, 使得东北大多数企业在贷款上的门槛极低, 没有资金链断裂的后顾之忧, 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也算是情理之中。

“开支方面最大头的支出便是6000万元的军费,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俸, 办公经费合计约3572万余元。 铁路建设经费3500余万元。 公路建设800余万元。 几地农业水利设施2370余万元。 教育经费合计支出23636,0余万元, 辖区医疗卫生系统的进一步完善730余万元。官办发动机厂, 原油进口, 石油化工相应工厂的扩大,建立540余万元。1500万填补去年的亏空。 剩下的是不可预见的开支。这还得大帅不动刀兵, 一旦打起仗来,又是一个大缺口。 ”

“总体上收支还是平衡的。” 秦宇挠了挠脑袋, 除了这些钱外, 还会继续借些外债,不过外债要投到小丰满水电站。 还有船厂, 金属冶炼等领域, 也是不够用的, 实际上相对于东北工业的发展, 对于石油的需求将会猛增, 东北暂时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矿就一个大庆油田。 现在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否则日本必定会举国之力进攻东北, 将东北纳入治下再说, 要说此时东北虽然也还有些实力了, 可一旦日本拼尽全力, 东北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真打起来拼的是综合实力, 就算赢了几场小型战争, 也未必能动摇到大局。

“大帅今年不打算再对外用兵?” 田和霖怀疑地问道, 去年秦宇也是这么说。不过大仗一打便是个窟窿, 幸好每次都打赢了, 中东路的收益好歹也填补了战争的消耗, 得到了中东路, 沿铁路经济的发展使得好处越来越明显。 而伯力一战, 同样消耗不小,非战斗减员严重, 不过打赢了。 掌握了黑龙江舰队, 黑龙江航道将彻底为东北所用。 同样收藏甚大。 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赢的基础上。 以秦宇的好斗, 田和霖不相信新来的这一年没有军事行动。

“多少苦日子都过来了, 向地盘之外用兵是必然的, 地盘扩大了, 治下人口变多了,这盘子自然也越来越大。” 秦宇一笑。“再说关内大乱, 唯东北这边风景独好也不行, 单靠咱们东北, 很难发展到与日军抗衡的地步, 一人计短。 众人计长, 只有获得更多的人口与土地, 经过些许年的发展, 力量大了才能拿回失去的主权。”

田和霖张口想要说什么, 半晌之后又将到嘴边的话缩了回去, 细想一下也是, 东北这几年没哪一年是十分宽裕的, 钱总是不够用,不过总体上仍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当初奉天省形势那么好, 按他的想法, 独据奉天省一地发展个几年, 必然可以雄霸一方。 可秦宇不仅拿下了地广人稀的黑龙江, 还取了吉林, 两个地方都远比奉天要贫困, 可治理个一两年之后, 此时两省已经与奉天省合并成一块铁板。

“行军打仗,吃穿用度,没有钱万万不能,不过有些东西不能光用钱的角度去衡量,错过了现在整合民国力量的机会, 等以后有钱了, 有兵了, 或许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嗯,最近的那一批工厂筹备得怎么样了? ” 秦宇叹了口气, 如果条件允许, 他又哪里愿意折腾,一些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不知道有多悠闲。

“已经有一部分陆续开工, 还有一部分因为德国那边的技师还未到, 得再等一段时间, 卑职这里有一份表格, 请大帅过目。” 田和霖将一份文件递给秦宇道。

秦宇接过文件打开, 里面是东北根据这段时间引进的技术力量开设的一些工厂,有五金,机械制造, 重油提炼,航空汽油, 柴油,光学厂,机床厂, 染料, 医药, 农药等。 都是些附加值比较高的工厂, 也是东北必须要自己掌握的一些领域。 虽然没有了欧洲大战, 一旦这些工厂开设起来, 东北的经济将再迎来一次腾飞。 关内一省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才千把多万,而西方一个工厂年产值往往动则几十万, 甚至几百万, 比起关内一个县创造的收入还要多, 有的则相当于小半个省, 还不是因为那些工厂生产的东西附加值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