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业三国 > 少言先生书评

少言先生书评(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 ”商业三国“的一点背景。蔡邕提到鲜卑,说”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於匈奴“。又说”汉东北,西三边均被攻扰“。历来游牧族掠夺人口,以汉人工匠为主。和现在学高科技是一个意思。以国家之强权,送罪犯等和边境无利害关系者去守边或对外远征,十不归一是大错特错之政策。这些人中大概逃到游牧族的不少。 Shaoyan

□ 将领是一回事。但似乎赤虎老大更放眼于如何避免五胡乱华。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中国,但随即有8王之乱(291-306),10年后西晋就亡了。589隋才又统一中国,随即又大乱,直到唐太宗登位(627)。中原差不多有300年动乱。如果从东汉末算起,差不多四百年。唐代北方汉人已经有大量胡人血统,和汉代汉人大不一样了。当然如果中国能避免这三,四百年浩劫,自然大不一

样,我想这是赤虎要在小说里写的。 Shaoyan

□ 五胡乱华,随即中国进入南北朝。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接近地狱的时期。大概也是黄易为什么对这个时期颇感兴趣的原因。黄易的着重点是各族融合,则已经承认胡人进入中原之必然。”边荒传说“讲得是北方各族战斗及融合,南方外来士族和土著士族之战斗及融合。”大唐“讲得是胡化的汉人(李世民)重新统一中原而南方汉人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的故事。而赤胡老大是想写如何避免这段浩劫的故事,其心胸之远大,决非一般当皇帝三国小说所能比。 Shaoyan

□ 也因为这主题之宏大,所以赤虎老大引进许多非中国传统的东西。对赤虎老大这点不满的人,似乎可以谈谈按您们的想法,如何来避免五胡乱华及下面三百年浩劫。如您们说的有道理,赤虎老大似乎也不是不明理之人。目前看来,赤虎老大似乎觉得得到一批名将统一中原还不足以使中原避免五胡乱华的浩劫,这在他把事业设在辽西就看得十分明显了。诸葛亮论三分天下可还没有想到这个大问题。实际上,北方游牧几次入主中原,五胡乱华之第一次。如果没有这第一次,未见得会有后来几次。 Shaoyan

□法兰西王爷来说明一下。他在查理九世执政时期,受封为阿郎松公爵,其实这个阿郎松公爵就可以算是个荣誉的职位,因为阿郎松这个领地其实只能算是个男爵领地而已,就整个的西欧来说只算是下等贵族的领地,所以,当时一般会称呼他为阿郎松王子殿下,而不会在后面加上公爵或是其他的爵位(法兰西以外的人对他的称呼), Shaoyan

□ [精华]tasd兄,我只是说封建制度侵略性比较强,可没有鼓吹中国对外侵略。即使抛开大道理不将,光从得失角度讲就有点得不偿失。这我在“明”那里有贴为证。汉武帝时期武功没得说,但据葛剑雄说人口从3600万降低3000万。而本该增1000-2000万的。我其实觉得应该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搞好。 Shaoyan

□ [精华]说到地主兼并土地,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关键是土地不够。在有足够土地的情况下无论怎么兼并,都不会有失地农民。我个人觉得中国古代面临最大问题是人口问题。在和平环境,每80-100年,人口增长一倍,而土地增长不会超过10%。单产10%。所以才有土地兼并问题,所以才有衙内问题。这个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2000年,基本没有人提供解答。世界别的地区多少还有晚婚,出家等不算解

答的解答。 Shaoyan

□ [精华]答岑夫子:1:马克思最有名的名言是“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2:欧洲现代学者很大一批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看了中国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欧洲研究恐怕会以为他们说的是外星球。3:关于英国1259-1793价格和工资的原始资料是在1866-1902之间出版的(AhistoryofargicultureandpricesinEngland\"。第一本基於这些资料作得分析在1884才出版,马克思不可能看到过。至於现代考古和对中世纪原始资料的分析更是近半世纪的事。 Shaoyan

□ 有批“愤青”动不动就骂人汉奸。其实汉代汉人颇讲气节。苏武不用提了。就是李陵,也和后来汉奸大不一样。但五胡乱华后,我觉得汉人就有意识上的混乱。从血统讲,北方汉人即有北方游牧族血统,又有原汉族血统,这“汉奸”不“汉奸”就不象汉代那么定义分明了。所以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满重要的一段。经过五胡乱化,汉代人的豪气已经被打没了一多半。龟缩在南方的汉人政权从精神讲和汉代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似乎这里不少读者并没有体会赤虎老大的一片苦心。 Shaoyan

□ 基督教是犹太人发明的,但没有被犹太人接受。而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伊斯兰教借用了基督教东西,但完全是另一个一神教。看来不少读者一看到一神教,就想到赤虎老大向西方投降。一定是这样吗?北良兄提到中华传统。不错中华有很多优良传统,但无论那一家(儒墨法)都是少数人的东西,从来没有变成广大群众的东西。儒家从来没有建立基层组织(象教堂或回家清真寺),让每个老百姓都理解孔夫子,崇拜孔夫子。当然一神教不一定要崇拜天主,能创立一个崇拜黄帝的一元宗教也可以。但要点是要深入群众,而不是少数文人的东西。 Shaoyan(未完待续)

□ 阿努皮施先生提到《关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劣根性的比较》。我对此文的评价是作者十分偏激。原来就不该对学术水平极不严谨的“河殇”如此吹捧,现在也不该根据错误百出的资料对“西方”大下断论。这种极端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试举文内几例好了:作者说安特卫普当时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分。错。荷兰是查理五世1500-1558 继承的遗产的一部分。查理五世退位后把德奥给了其弟。荷兰西班牙给了其子。查理五世是在荷兰长大的,但其子是完全的西班牙人。Shaoyan

□ [精华](续)作者又说“西班牙的阿尔法公爵也不示弱,拿出他们老祖宗以前灭绝印加文化的手段”。阿尔法公爵镇压荷兰是1567的事。西班牙169个冒险者征服印加是1532的事。对西班牙人讲,两件事都不光彩,但由此想推出西方文化如何似乎也是信口开河。西班牙人在历史上对异教徒特别残酷。这是事实。也是西班牙和信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在在西班牙半岛800年战争(710-1492)的结果。战争产生了太多“愤青”。也许是报应,西班牙从统一到衰落不到100年(1492-1588)。颇象元朝。 Shaoyan

□ 如果您有机会看讨论欧洲中世纪军事的文集,您会发现会有很大篇幅讨论马及在历史上马的改良。骑兵能采取什么战术在某种意义上取决马的供应。蒙古人的战术和蒙古马分不开。欧洲重装甲骑兵(有时人马甲加起来300,400磅),非得有体重1300,1400磅以上的马。同样高度的马,阿拉伯骑兵骑的只有7,800磅,当然速度比欧洲重骑兵快多了。而拿破伦的骑兵就是不如匈牙利骑兵,和马也很有关系。至於中国,钱穆先生提到宋丢掉北方养马之地和军事的关系。 Shaoyan

□ 链甲和后来欧洲的重铠也还是能被穿甲箭头射得。而且链甲也不算轻(30磅),维护很麻烦,容易生锈。欧洲重铠的一个大问题是价格。如果链甲(mail)在13世纪要5英镑,米兰盔甲恐怕要三倍之多。而当时一英镑可以买体积大约1000公升的小麦。所以一个骑士要几千亩地才养的起。当然当时英国农民每户大概也的有100到200亩地。 Shaoyan

□ [精华]说东方重谋西方重力,也不错。东方打仗的都是老百姓,可以随便牺牲。再说欧洲打仗抓俘虏要赎金是打仗一大动机。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抓住法王约翰二世,赎金差不多等於英国一年产值。法王回法国筹不到,只好回英国坐牢坐到死(只有几个月)。为了赎金很多诡计就没有办法用了(比如火烧)。说到底,欧洲打仗更象作生意。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把自己赎出来再打就是了。东方是你死我活之事。斩草务必除根。 Shaoyan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