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业三国 > 第十节 急报

第十节 急报(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中,陈留太守张邈是个东平长者,坐不窥堂;豫州刺史孔伷只会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冀州牧韩馥本系胆小怕事的庸才;东郡太守桥瑁,说起事情来慷慨激昂,干具体的事却毫无头绪;河内太守王匡,除了会识字,我找不出他还有别的长处。

北海相孔融,我们多年交往,甚知此人。除了诗文做得极好,其他一无用处。去年岁末他来广饶聚会,回去的途中,居然以哭声不哀痛的名义,斩杀了一个葬父之人,我都不知道他‘哭声不哀痛’是以什么为标准?也不知道哭声不哀痛为何算作死罪?如此混乱的治国之术,还被北海腐儒们夸耀为甚合儒家治国之道,还鼓噪的要给孔融青史留名(真实的历史上,孔融此举确实在史书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像这样迂腐之人,到了战场,我不敢想象最后的胜利是何人?

另外,在起兵讨卓的十余人中,累世公卿的袁家就有三人,其中山阳太守袁遗是袁绍的从弟,他喜欢读书,学问渊博,但无军旅之才;后将军袁术最狂妄骄奢,虽无才干,可野心顶大。

至于袁绍么?主公,我且问你,以你之见,此次兴兵,各路诸侯会推举谁为首领?”

刘备抬眼望着远处,悠悠地说:“本初公家世雄厚,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此次举兵的人,除前典军校尉曹操,长沙太守孙坚外,多数都是他袁家门生故吏,袁家宗亲就有三人,除了袁本初,我想不出何人堪为首领。”

“子正,你有什么想法?”刘备和颜悦色的问。

沮授离席而起,恭恭敬敬的以大礼参拜刘备:“主公,授有些想法,然而冒犯之处颇多,若要说出来,先请主公赦我无罪,下臣方敢明言。”

刘备抢步上前,意图拉起沮授,沮授毫不动摇的保持跪姿:“请主公赦我无罪,下臣这话,还是跪着讲,比较合适。”

刘备摸着下巴,恍然地问:“你那话,我可不可以不听?”

沮授决然的说:“不行,下臣这话,即是说给主公听的,也是说给同僚听的,今日同僚聚齐,下臣此话,不得不说。”

沮授再次叩首,说:“袁本初生性好贪小便宜,见不得别人比他能干,其人身上,固执、愚蠢、狂妄等诸项用兵大忌结合得如此完美,堪为当代第一反面教材。从他这次勾引董卓入京就可以看出此人的愚蠢,狂妄。主公若去,听不听他号令?”

刘备低下头,无奈地回答:“既尊他为首领,如何能不听他的号令?”

沮授连连叩首:“主公,青州五年大治,户有两年之粮;青州铠甲,甲于天下;青州兵器,若论锋利,天下罕有胜者;天下车马皆出自我青州;天下琉璃皆出自我出云;天下好瓷,皆是我广饶烧制;京师绸缎布匹,半数出自青州临淄;天下金饰,八成出自下密(刘备担任着下密丞);至于鱼虾海货,弓弩箭矢,铁器铜器,我青州样样出产,青州百姓之富,甲于天下。

主公这几年,极力向外人隐瞒青州的富饶,甚至外人进入青州难于登天,可是,主公一旦与袁绍合兵,主公能保证瞒的过袁绍,瞒的过同举义兵的各路诸侯吗?”

“子正呀”,刘备叹息着,说:“你这不是让我为难吗?”

沮授正色说:“主公身为汉室宗亲,某些事不得不为,沮授身为下面的臣子,某些事也不得不说。主公尽到臣子本份,下臣也要进自己的本份,这才是各人应尽的职责”。

见到这种情景,同僚之间,交头接耳。只有高堂隆似乎颇有意会。脸上露出了不忍的表情。

刘备无奈的答应说:“如此,赦你无罪,子正,你说吧。”

沮授趴在地上,叩首过后,朗声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为臣子者当挺身而出,为圣上去除奸邪。然而,下臣刚才看到响应者名单,其中多数将领并没有战斗经验和韬略。在太平时日,这些人靠交游士林,做诗作文,养名钓誉以捞取功名官位。但在战阵之上,他们却缺乏决敌致胜的真实本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