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参谋会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参谋会(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让我们先约定,骑兵的速度十倍于步兵,对此,大人有没有异议?”帅范询问。

“不好吧——骑兵虽然短途冲刺地速度十倍于步兵,但牵扯到补给问题,牵扯到长途奔袭后的马力问题……我认为把你这个数据打个对折最好:设定骑兵速度五倍于步兵,这个标准方才合理。”赵兴回答。

“如此,那么步兵每移动一格。骑兵移动五格。这个约定应该没问题了吧?”帅范挥手命令身边的一名一赐乐业书记官记下这个规则。

听到“移动格数”,两位将门子弟这才发现。他们脚下的那份硕大沙盘上打满了格子,并用天干地支标出沙盘的经纬线。

“我们约定,火枪兵地命中率为三成,这个数据符合实战效果,至于火枪的损毁率,这个且不提了。”

赵兴一摆手:“那么先讨论一下规则吧。”

听到“规则”这个词,曹煜与张敦礼彼此对视了一眼。此前,他们两人隐隐约约听到部分广东新学的内容,其中就强调了规则的确立,以及对规则维护。据说,赵兴说过:做任何一件事前,先要立下一个大纲,确立一个规则,然后按照规则与计划逐步推行,这才能够保证目的的实现。

这几年,随着赵兴在南方神话般的胜利,东京汴梁地人虽然对广东新学多有自己的看法,但赵兴推崇“智学”的名声却不胫而走,大家都隐隐约约听说,赵兴掌握了一门称之为智慧巅峰之学的“帝王之术与治政之术”——这份传说随着章楶卷走赵兴的《经世济民书》,而逐渐变的更加清晰。

文人都有喜好八卦的习惯,章楶越是对那几部书视若珍宝,并对赵兴著作这套书卷的消息严密封锁,大家越耐不住好奇心。大多数宋人并没有保密意识地,故此章楶所说地“严密封锁”,只是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而已,但他对自己的幕僚却从不隐瞒,几个亲近地幕僚有幸翻过那本书,据说都对那套书佩服有加,认为书中所说的开启了自己的思路。

宋人还有抄书的习惯,几位幕僚翻阅完赵兴那本书,立刻回家默写下来,并视若珍宝传至子孙,用来教导族中子弟,并特别说明黄州程氏因此书而崛起。他们如此一说,其亲朋好友继续将书的内容转录下来……于是,大宋政坛便悄悄流传着一个隐秘话题——赵离人那厮算无遗策。百战不殆,是因为那本书的原因,传说中这厮学会了帝王之术,擅于经营势力,擅于利用天地之威,擅于利用人心……

“可以!”赵兴答应。身边的书记官听到这回答,立刻奋笔记录下来。

“根据现场检验,中了火枪的人,有三成失去了冲锋地能力,而中三枪者,基本上完全丧失了冲锋能力。另一组对比数据认为,中弓箭者,身中一箭,不足令士兵失去冲锋能力,身中二十箭者,依然有一成的伤者有冲锋**,这个数据也应该没问题”,帅范继续进行着设定。

以往的这类传说,将门子弟经常听闻,张敦礼曾经向族兄张用私下询问过。但张用与赵兴共事的时候,赵兴这套书并没有出现。

广西转运使张田得胜回京后,也受到同样的盘诘,从张田嘴中他们获悉,确实存在这本书,不过书中的内容都是一些理财手段,这些理财手段很能够启发人地智力,然而。张田在广西的时候,地方的民政并不由他经手,所以他对这本书没有上心。

张田的回答并不能让将门子弟安心,在他们看来,张田这厮可能跟章楶一样。自己获得了这本书的真迹,但因为书中的知识过于恐怖,所以张田隐秘不说,特地留着教导自己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赵兴偶然提到的几个新鲜地词,立刻让曹、张二位竖起了耳朵——接下来,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帅范眼花缭乱地向他们展示一整套、完整的处理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也就是传说中的“纸上谈兵”方法……

曹、张二位并不知道,他们当时看到的是“大宋第一(场)参谋会议”,此后,在曹张二人的竭力推行下,参谋制逐渐在禁军中推行。并由此推广至全军。后人因此也把当时参与会议的四人称之为“参谋四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