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84章 有嘴说不清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84章 有嘴说不清(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外,纵观辽国国力,他们也打不起大规模战争了。因为女真人已经在北方发动了叛乱。辽人不敢打一场两线战争,即使辽人头吃肿了,想来一场两线作战,以辽国穷困的国力,南线的战事规模一定不大,因为他们花不起这份钱。

反观我大宋,我朝如今制压南海,夺占大理后。使我朝的银、铜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婆、大理千年积蓄,让朝廷十年财政无忧,府库充足——赵大人说,若是这场战争在明年春天结束,光他广南一地的火药库存,已经足够支撑千人规模的战斗。

赵大人说,我大宋已经进入了火药时代。而辽人还在用刀枪战斗。我们是时候让辽人知道这点,知道我大宋已经有能力抵御他们‘打草谷’。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战斗中,摸索出一套火枪战法,以便应付将来的战斗。此乃赵大人试探辽人地目地!”

“将来的战斗”——这几个字童贯说地格外意味深长。

收复幽燕是大宋几代人的梦想,因为有了幽燕,大宋的国防线就可以推进到燕山山区凭险据守,否则的话,胡马一旦渡过黄河,他们面对的就是最适合骑兵冲击地一马平川,而为了防备胡人,大宋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军队,处处设防,结果使得财政处处吃紧,稍有灾荒就感苦恼。

高俅躬身谢了皇恩,顺势补充说:“陛下,只是现在三司衙门还没尽到手,臣暂时离不开。”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俅只是一个秘书型地官员,宋徽宗赵佶虽然信任他,但并没有以为高俅有什么治国之术,所以就把他放在自己左右,担任一个皇宫守卫的活儿。

大宋朝的皇权并不像明代、满清时代那么变态,那些朝代,皇帝想用谁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宋代的高俅不是科举出生,皇帝想重用他,最好地办法是让他去镀一层金。原本的历史上,皇帝是把高俅派到环庆,让范纯粹帮高俅弄了点战功,才有资格担任殿前司都指挥。

但现在,历史稍稍有改变,通过高俅,小皇帝获得了赵兴的鼎力支持,这使得高俅的重要性凸现出来,皇帝感觉有点离不开他了,故而,高俅地话立即得到皇帝的赞同。

“卿可稍待,待朕问问赵叔叔……赵卿正在做什么,有人说他跟辽人打起来了,朕很忧心”,小皇帝赵佶位子坐稳了,想起了国家大事,正好童贯布置好了一切,从外面走来。小皇帝急问:“赵卿在顺保寨如何?”

小皇帝本来有点担心,也有点责备。他担心赵兴在前线失利,责备赵兴在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惹出这样的大事,听到童贯这番转述,他心情平静下来,转脸瞧向高俅:“高爱卿,人都说赵卿是我朝‘第一妖人’,果不其然!

朕当初只是告诉他皇帝哥哥病了,这种家常聊天信函我以前也送过,皇帝哥哥也不是第一次生病。怎么这次我一说,他立刻就算出先皇辞世,且来的那么快,准备地那么齐全。

高卿以前与赵卿共事过,听说赵卿在广南推行智慧之学——是叫‘推理术’,推导术,是吧?卿以为,赵卿是如何推测到眼下这番情形?”

高俅拱手,拒绝回答。童贯仗着自己年纪大,赶紧劝解小皇帝:“官家,这话不能说。想当初官家入宫的时候,身边带着两名赵离人送的女护卫;官家一登基,赵离人两路大军出现在京师左右,人都疑心是官家预先招来的赵离人,以为官家贪婪皇位,早有准备。官家如今又这么问,似乎……有嘴也说不清了。”

童贯躬身回答:“赵大人跟辽人打起来了,他让我转告官家,此一战,当为官家谋‘一世安定’。”

赵佶摇摇头:“赵卿之能,我早已知道,可是我朝与辽国一旦开战,战火蔓延起来。不知道何日终止。童爱卿走后,御史多有弹劾赵离人跋扈,朕想知道的是:前线战事如何?赵卿手下有多少士兵?”

童贯躬身回答:“赵大人说了,辽国才经历过灾荒,南院去年还遭受了一次大叛乱。而宋辽承平已久,在此期间,我大宋国力逐渐上升,辽国却逐渐虚弱。现在,是时候让辽国人知道这个差别了。

赵大人让我转告官家,说:盟约的缔结是在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下,达成的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条件。如今事过境迁,当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时,有必要重新修正盟约。他这次去,就是想让辽人知道:情况变了,迫切需要遵守盟约的是辽国。而不是我朝。

赵大人还说,官家不用担心战争规模扩大化,辽国人新死了南院大王;此刻又时值冬天,而辽国地任命官吏都是在春天,新官从草原王庭赶到南院。恐怕他已经达到目的——这个冬天辽国南院没有主持者,所以他们没有力量扩大战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