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73章 不该省略的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73章 不该省略的(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事儿,欧阳太守没有错,你要把他的想法放在那个时代来衡量。而我的反驳也没错,你要把我的反驳放在当今的时代,这就叫:时过境迁,与时俱进。”

赵兴这样解释,程爽理解了,他拱拱手:“多谢老师教诲,我明白了,军情传递,越详细越好……嗯,好像商情传递也是这样,大宗货单,每省略一个铜板的记叙,全年加起来就是上下十万贯差误。”

顿了顿,程爽又说:“老师说的对,似乎家中事务也不能随意省略,若过日子大而化之,便过不上好日子。比如我们程家坳,不就是因为精打细算吗。想当初,我们就是将那些平常吃不下,要扔掉的山货,收拢在一块加工泡制,而后详细计算每个人的劳动量,这才使得人人勤奋,也使得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若是我们当初忽略那些生活细节,也便走不出程家坳来……可见:人生‘省略’不得,该详尽的时候,必得详尽。”

赵兴拍着桌子哈哈大笑起来:“人生不能省略,这话说的好。没想到我家爽舍人竟然成了一个哲学家。”

好吧,再让我们说说那句‘逸马杀犬于道’。据说:这句话的争论起源在于:欧阳太守认为记录史书要言简意赅。然而‘言简意赅’,大多数时候等同于‘罔顾事实’。比如‘逸马杀犬于道’这话,如果没有说明发生时间,你怎么知道这事情发生在那个朝代、那个年代、哪个月份——如果没有时间记录,那么记载这句话有何意义?

例如:‘逸马杀犬于道’,唐朝的‘逸马’杀‘宋犬’于道,那是穿越故事;一匹‘逸马’杀群犬于道,那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恶霸的‘逸马’杀贫民的‘犬’于道,那是‘社会实录’……

还有,这‘逸马’上面骑人了没有?骑得又是什么人?如果骑的是传递军情的快脚急足,那么我们要问问:狗是怎么的?如果是饿极逃窜,那只是普通事件,普通的像每天太阳必然升起一样;但如果这狗是某人有意放出来,以惊扰军情‘逸马’的,那就属于间谍故事……

可是从这句‘逸马杀犬于道’,你能看出来什么?

什么也看不出来!

程爽反问:“老师,什么是哲学?”

“哲学嘛”,赵兴打着马虎眼说:“它本应该是一门思辨的学问,但稍不小心,就能变成一门诈骗的学问……这事我们不提了,你只需要记住:真理无需省略,省略的真理就是诈骗。所以,当你记述事情的时候,给出的信息量越全越好。当你了解事情的时候,获得的信息越是详细而全面,越能防止别人的有意欺瞒与诈骗。”

还有,这句话是灰暗的,它没有任何颜色。比如:什么颜色的‘逸马’,什么颜色‘犬’,这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所有的这些要素,‘逸马杀犬于道’都没有表达出来,这句话呈现给你的是个没有颜色的世界——所以,别去学什么省略,要学简明扼要。一句话,把我刚才说的事物要素全交代清楚,避免引起别人的歧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欧阳修是谁,苏东坡的老师。

赵兴这番话让程爽惊愕的说不出话来,赵兴看对方张嘴结舌的样子,笑着解释:“欧阳太守没有错,昔日人们都使用简牍文字,在竹片上刻文字,既麻烦又费功夫,而且一片竹子写不下多少字,因而古人说话力求简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一个有效信息,就必须尽量交代完善。

而欧阳太守在此只是做个文字游戏,他以简牍文字的心态看待这个印刷时代,在这个印刷时代里,惜字如金反而是错误的。欧阳太守没有感觉到这种时代的变化,他这里强调的是古人的传统。然而,时代变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时代,调整自己的知识,这才能随着时代的大潮前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