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04章 摘桃子的行动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04章 摘桃子的行动(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代盖一栋砖瓦房不过十贯,这笔收入摊到每个官吏头上,相当于数个月的薪水,所以索问道也很满意,想了片刻,他补充说:“我密州前有板桥镇,后有这座庙,预计今后肯定富足,府尊,这笔钱得留出一部分来,密州百姓苦了很久,今年冬天也该修修路,建建学舍。”

王子韶对这个提议不反对,他叹息一声:“可惜李大人走得早,没能尝到这等美味。范锷也该进了京城了吧。”

九月中,进了京城的范锷连上数道奏折,其中第一道就是建立密州市舶司的奏折,而后是根据赵兴那番话,请求朝廷建立三级货币体系的奏折。然后是请设胶西县。

这道奏折掀起了轩然大波,政事堂官员开始一遍遍讨论。

在奏折上,范锷略去了赵兴的名字。而赵兴此刻全然不知道朝堂上的喧嚣,他正在家中享受官员的**生活。

张用虽然不开口了,但他说的话已传入密州武官耳中,其实那些武官心中都有点猜测,是张用把帷幕揭开了。武官们心中有了顾忌,在乌桃林野餐的时候,场面不免有点闷闷,只有孩子尽情耍了个够。

回来的路上,密州百姓家家都在过重阳。

宋代重阳喜欢吃枣糕,枣糕寓意“早高”,也就是早升高官的意思,枣糕上面插一个小红旗,这是唐代登高插茱萸的变种,宋人的枣糕是要向路人分享的,沿路都是端着枣糕四处散发的人,据说谁家的枣糕吃的人多,这意味着家中人气旺。

发现黑桃的情况让密州团练中途赶回,结果正好赶上发枣糕。

在饥饿的时代,拿出食物来给过路人分享是极不可思议的。赵兴看了宋人脸上的笑容,不禁暗自惊叹宋人的富足。他们被热情的乡民揪住,吃了一块又一块枣糕,直到吃的撑不下了,才在乡民的抱怨声中赶回城里。

这是一个午后,满天的太阳将碧霞阁照的通亮,赵兴躺在木地板上,手里拿了本书,程阿珠坐在他旁边,正一粒一粒的往他嘴里塞葡萄。陈伊伊像个唐人一样,跪在木地板上,面前的小几摆满了账簿,她手里把算盘打的噼啪作响,嘴里不时嚷着一连串数据,旁边三个丫鬟忙着记录。

这时,廖小小脚步匆匆的走上二楼,听到她的脚步声,陈伊伊一手打着算盘,另一手在半空中做了个嘘拦的动作,一名女使上前拦住她,不让廖小小靠近那堆账簿,廖小小脚步停了一下,恨恨的走向赵兴身边,也从地上的果盘里拿起几枚葡萄,准备给赵兴喂。

喀丝丽坐在旁边轻轻柔柔的弹琴,程阿珠冲廖小小使了个眼色,阻止她插手,廖小小呆了一下,只好把手里的葡萄塞进自己嘴里。

阳光明媚,妻妾相合,闲来无事,晒晒太阳……这种生活真是令人轻松啊。

“谁会在重阳节当天赶路,这不是一个饿死鬼吗”,张用入城时抱怨。他也撑坏了。

两天后,几驾马车带着从山里移居的树种赶到赵兴府上,几匹快马已经奔向汴梁,向朝廷奏请在当地设立道观。因为僧道都是不纳税的人,所以宋代出家为僧为道需要有官府发给度牒,这度牒是要钱的。每份大约百贯。

不一会,休假赶回的王子韶也被惊动了,他领着索问道匆匆赶到赵兴府上,品尝了黑桃之后,急忙派出海船,从水路将剩余的黑桃贡献给朝廷,以便让朝廷尽快下决定。

出了赵兴府邸,王子韶不禁感慨:“人都说这位赵离人是个福星,今日一看,果不其然,他才上任多久,我密州便增加了三项税入。”

卖度牒是能挣钱的,这份收入归地方政府,一座道观卖出几百个度牒不成问题,以后百姓上山,也会刺激当地经济,眼看快年底了,当地官府陡然增加几万贯,几万贯收入这让索问道也感到欣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