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超级学习系统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全球合作

第三百四十九章 全球合作(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文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大众在中国所有的合资生产线的股份,全部都要卖给东辰。”

克林斯曼并没有拒绝这个要求,事实上,他也在为大众在中国的多条生产线而发愁,一汽大众、中海大众、一汽奥迪、斯柯达等一系列的生产线,对现在的大众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累赘,卖给东辰,就算是被东辰狠狠宰上一刀,也是相当于割掉了一块肿瘤。

张文浩自己也清楚,他如果在全球形成绝对垄断,那么这个市场就没法做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他是懂的,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汽车生产商的饭碗都抢过来,如果是这样的话,只会逼迫他们的政斧打破常规,进行干预,总之,这些企业背后的政斧是不可能任由自己一个人把这个蛋糕完全抢走的,经济再强大,在政治手段的控制下也是必然要低头,所以,与欧盟的汽车生产商进行合作,也是东辰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让当国政斧接受,只要政斧没有意见,那么代工生产,也可以实现东辰对汽车领域的软垄断。

德国人是一个永远不会彻底服输的民族,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在最困难的时期,抽出大量资金与人力物力来组建mbv的研发团体,他们只会暂时向现实屈服,然后在背地里蓄势待发,着手准备翻盘。

张文浩微微一笑,看着克林斯曼,问道:“不知道您所谓的合作,是指哪一种?”

克林斯曼开口道:“当初,大众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最先与中海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合作,双方各投资50%,一直以来,我们的中国产大众车,都是以这样的健康模式,与中国本土企业共同发展着,在我们的帮助下,一汽、中汽,也都有了自己的生产线,自己的制造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今天,情况反过来了,我们希望中国朋友,也能做一个角色转换,用这种方式,与我们欧洲的本土企业进行合作。”

张文浩笑道:“东辰集团做事情有一个原则,那便是意在百分之百控股,所以,合资的路线我们从原则角度来说,不会考虑。”

克林斯曼急忙追问道:“那能否做一下改变?我们可以放弃控股权,让东辰占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张文浩轻轻摇了摇头,道:“东辰如果只是追求绝对控股,那么东辰随时可以拿出49%的股份,进入股市套取大量现金,之所以没有,原因还是我刚才所说的,东辰的原则是,对自己的产业,进行100%的控股。”

张文浩如果强行登陆欧洲,带来的结果恐怕也不是最好的,通过这些本土品牌来渗透,却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渗透到最后,这个市场已经被东辰养成了足够的惯姓,那个时候,其他企业就算想抬头,也相当于被压在五行山下,异常艰难。

法国与英国的企业,也都寻求与东辰的合作,这些品牌都有足够的制造能力,东辰对此也非常满意,不过张文浩依旧是要保证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泄露,所以,一切发动机、变速箱,都从中国生产,其他企业将来只会为东辰代工,而绝不会有机会接触到东辰的核心技术。

克林斯曼一脸的失望与无奈,东辰绝对是全球经济领域的一个霸权主义,就连股权都要求的如此绝对,100%占股,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会考虑与欧洲的本土企业进行合资生产。

随即,克林斯曼又问道:“那能不能采用与通用汽车的合作模式呢?我们现在均有大量的产能剩余,如果我们为东辰代工,也能够将我们的产能利用起来,国内的就业形势也会有所保障。”

张文浩略一思忖,道:“这种合作,倒是可以考虑。”

说着,张文浩话锋一转,又道:“世界汽车年产量大概在九千万辆左右,德系车大概占了五分之一,大众占了百分之十一左右,如果是采用代工生产的合作模式,我想知道大众能够分给东辰多少产能?”

克林斯曼想了想,道:“如果价格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将7成左右的产能拿出来,专门投入到东辰汽车的生产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