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新书 > 第632章 如闪电般归来

第632章 如闪电般归来(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第五伦颔首,只看向早就忍不住的万脩:“君游以为呢?”

既然景丹坚持己见,那万脩也一如昨天二人吵架时的态度:“臣以为,御史大夫大错特错!”

“其一,河西、金城虽在新莽时为羌胡侵占不少土地,但郡城及要塞尚在编户齐民手中,关隘完固,适于固守,而当地人素来尚武,男女老少皆能持刃作战,有民三十万,相当于兵卒十五万,匈奴若不倾巢而至,绝不可能轻取河西,休说此次不一定有功,下回再入寇时,除非朝廷主动放弃,否则河西军民,亦会战至最后!”

万脩看向景丹:“其二,御史大夫以为只要放弃河西,将战线缩到陇右、并州,便能节省兵役民力,专注于一统吴蜀?何其愚也!”

“当年汉武令霍骠骑取河西,相当于断匈奴一臂,使羌胡断绝往来,若放弃河西,任由羌胡合力,二寇联手袭扰边塞,必然祸患无穷,恐怕汉初时,在甘泉宫能望见烽火的情形,便要重演了!届时细柳营都要布置重兵,更难专心一统。”

景丹说出了自己的苦衷:“但如今情形是,我朝自建国以来,无岁不战,军役方费,事不相赡,士民疲之以远戍,农功消于转运,资财竭于征发。百姓力屈,不复堪命。以至于许多地方,男丁皆被征发,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

“臣回关中后,专注于发兵粮供给关东,以期早日一统,但刚打完荆襄、两淮,如今府库空虚,确实再经不起一场大战了。”

“眼下匈奴复强,西羌桀骜,恐怕都非一年半载必能降服,河西远在边陲,为羌胡夹击,这次保得住,下次呢?若我朝正与吴、蜀交兵时,羌胡再至,到时候难道要放弃一统良机,仓促北返么?”

景丹苦口婆心地解释道:“河西、金城边警尚是机密,但瞒不住,一旦传开,朝臣定有不少人,也会建言放弃边陲,认为河西金城乃是不毛之地,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臣与彼辈不同,绝非是劝陛下学汉元帝永弃珠崖。”

这确实是朝中一直存在的看法,而且是主流观点,以为开拓边地只是皇帝好大喜功,无用于国、民。最典型的例子,汉武帝开边,就要克服巨大的反对。等到他统一南越,把海南岛也纳入了疆土,建立珠崖,结果到了汉元帝,因为当地叛服不定,每年都得花朝廷一大笔钱维稳,所以就直接放弃了。

万脩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臣肚子有疮,竟挖了脊背的肉去填,结果腰腹没好,脊背先烂,到那时,追悔莫及。”

看似崽卖爷田,但第五伦的老师扬雄与朝中有识之士,却拍手叫好说:“朱崖之绝,捐之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

而景丹,当不是这样的人,他去上谷边陲做过官,又镇守幽州多年,明白边地缓冲区的存在,恰恰是内郡繁荣的保障。

景丹道:“诚然,河西、金城固然有用于御虏,但如今形势所迫,既然内外无法两全,不如效仿汉武弃戍轮台,专心于一统……”

第五伦已经保持极大的耐心,直到此时才打断景丹的话:“然后等予儿孙时,天下复一,国力强盛时,再夺回来?”

景丹垂首:“此权宜之计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