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秦吏 > 第983章 随波逐流

第983章 随波逐流(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年红色秋叶落满兰陵学坛,一个许多随从簇拥,身穿锦绣的弱冠孺子来到兰陵,说话结结巴巴地表示,想要拜入荀门。

当时李斯也没太在意,本以为又是个借着向荀子讨教名义来博取名望,不学无术的贵公子,岂料这个叫韩非的年轻人虽不擅长言语,写出的雄文,却让人惊艳!

他献上的拜师敲门砖是《解老》,是此子闲暇之余读老子的一点心得。

荀子初看此文时,也是微微一笑,不以为然。

但看到开篇第一句“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便笑容少去,认真起来。

那时的他,随行的只有一个信得过的赶车老仆,两匹驮马拉着简陋安车,车上也无金银细软,只装了许多李斯在兰陵时亲手抄就的书篇,布衣褐裳,此外身无他物。

那时候最值钱的东西,只有胸中的韬略……

而除了“出人头地”,从厕鼠变身仓鼠的个人志向外,驱使李斯入秦的还有另一件事,或者是,另一个人,李斯的敌人。

王绾?冯去疾?赵高?

呵,他们不配。

再看到,“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时,荀子已是满眼惊讶,老子本已难懂,如此年轻的后生,怎会有这深邃的解读?

良久,读了两遍文章后,荀子才仔细地看向满脸认真的韩非,一语道出了全篇的核心。

“道生法!”

李斯这一生只有一个敌人,他亲爱的师弟,韩非!

……

李斯记得,与韩非初见,是在兰陵,那时荀子受春申君之邀,做了兰陵令,在处置政务之余,开坛讲学。

作为稷下学宫连任三届的“祭酒”,荀子是当世最著名的学者,不远千里,赶到兰陵求学的士人数不胜数。而荀子对学生很挑,只有可以成材的精英才有资格登堂入室,于是毛亨、公孙尼、浮丘伯等人荟萃一堂,但他们学的都是礼乐诗书,唯独李斯是奔着“帝王术“来的,这才是荀学的精髓!

而他也凭借自己才干和好学,最受夫子器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