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万不可 > 124|腊八粥(上)

124|腊八粥(上)(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萧谡揉了揉额角,“那也行,今年就不给群臣赐粥了,让他们在宫里喝一碗便是了。”

杭长生心里一紧却也没敢跟萧谡提。这每年腊八赐粥可是小太监们的一笔大收入,他们去王公贵戚附上送粥,能得不少赏钱。冯皇后无形中显然是挡了某些人的道儿了。这事儿要放在其他朝,即便她是皇后那也得防着小人作祟。

不过在本朝就没事儿,物以稀为贵嘛,宫中就这么个宝贝疙瘩,谁都不敢惹。她就是头发丝掉一根,那都不是小事儿。

太监虽然不高兴了,有些清廉的大臣却是打从心底高兴,清廉就意味着没有余钱,而腊八打赏太监若是给少了不仅被埋汰还得罪人。大臣们虽然不屑于结交太监,但也绝不愿意得罪这些阉货,毕竟他们是靠近天聪之人。

只不过冯皇后的这锅腊八粥还真是折腾出了不小的水花。因着今年是皇后亲自动手的,且僧多粥少,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糯米、小米、高粱米、大麦仁还有薏仁米都是她的田里出的,当然后期的加工自然是宫里的太监搭手的,为了掩饰这些东西,冯蓁在昭阳宫里生生地也开辟了一个菜园子,美其名曰叫“悯农园”。

此外她熬的腊八粥里还加了百合、莲子、榛瓤、松子、红枣等物。通常这时候百合和莲子都得是干的,毕竟不应季,但桃花源就是个天然保鲜库,所以冯蓁手里都有新鲜的食材。

不过光有食材还不行,冯蓁对腊八粥怎么熬可是没什么概念,天0朝人民对腊八节已经远远没什么感觉了,所以她还特地跟上京城玉河春的大师傅讨教了一番。

这玉河春的大师傅自然是萧谡邀请到宫中来的,就为了教皇后做腊八粥。这时候冯蓁又稍稍体会到权势的好处了。甭管你要人什么秘方,对方都只能乖乖地送上来。

玉河春以腊八粥闻名,诀窍就在红枣上。除了选材精良外,重要的是红枣要先煮熟剥皮儿去核,然后把枣子皮再用水煮,澄出汤来倒在锅里煮粥,这样腊八粥里就有枣香了。

皇帝御赐的腊八粥就那么二十来碗,能喝到那才是巨大的荣幸。更玄乎的是,七老八十的付太常进了冬月就咳嗽不止,都怀疑他这一冬指不定就是最后一冬了,谁知吃了御赐的腊八粥之后,咳嗽就止住了,精神也好了起来。

另一位车骑将军宋海,一入冬旧伤就会发作,两只腿膝盖以下冷得几乎没有知觉,必须靠拐杖才能走路,据说吃了腊八粥之后,浑身都暖和了起来,扔掉拐杖也能走了。

这些事儿,百姓听了只当是这些做官的阿谀奉承,然则同朝为官的人彼此是个什么情形,大家却都是知道的,付太常的事儿不好说,但宋车骑的腿伤却是实打实的,从元丰帝开始就赐御医给他看脚,这些年也缓解不大。只可惜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如今虚岁才不过才四十,就这么废了,当初若是他还能出征,元丰帝也就不会拣选严儒钧征战西北了。

冯蓁熬腊八粥的时候,老远宜人就闻到那股子甜香了,“娘娘,熬的粥好香啊。”

“那还用说。”冯蓁有些得意,“到时候也给你一碗,这是给皇上赏赐功臣的,你也是我的功臣。”

宜人听了心里那个甜啊,还没喝粥就觉得甜得沁人了。

而萧谡那边,他侧头问了问杭长生,“幺幺熬了多少粥啊?你跟她说熬一锅就行了,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能吃皇后亲手熬制的腊八粥。”

杭长生有些尴尬地给萧谡比了个手势,“娘娘就熬了这么一锅。”那锅也就是寻常人家灶上的大黑锅那么大。说起来也不小了,可因为吃的人太多,就显得冯蓁熬得太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