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82节: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2)

第82节: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2)(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还有一些大富人家用的上等青盐是从青海陕西那边过来的井盐,更细更白,质地十分上乘。

登莱胶州这边是纯粹的海盐市场,大半份额就是在胶州巡检司的治下,说来可笑,这巡检司是辑查私盐的衙门,但巡检司却把持了登莱一带最大的私盐市场,不论是收盐到价格,都是由巡检司把持住了。

这一次这个利丰商行在浮山盐场的人愿意收盐,也是想看看能不能打开一个缺口。

“价格呢?”

“他们从巡检和盐场那里拿是一两三,给我们一两二,因为我们是小路来的,算是真正的私盐,所以价格要再低这么一点。”

盐商是大宗买入,大宗卖入,虽然到百姓手里不过是二两,但这种大商行一直能辐射到济南府和德州一带,一年可能是几十万石甚至过百万石的生意,算算这些大盐商的利润,真的吓的死人。

至于产盐行销天下的淮扬一带,大盐商身家在百万两以上的实在太多,这些盐商有了钱就拼了命的花,修园林造假山石,讲究饮食穿着,后世赫赫有名的淮扬菜,就是源于此时此刻的两淮盐商。

盐利之大,在这时代,除了一本万利的海上生意,就属这个最来钱了。

对这些,张守仁其实不要人说也很清楚。

后世就是两淮一带的人,几百年后的淮盐还行销天下呢,盐田还有很多,大规模的国营盐场到处都是。

张守仁是没吃过猪肉,但见的猪就很多了。

“这个价被抬的有点高,他们应该是想从巡检司这边打开一个缺口吧。”

山东的盐分成好几个市场份额,淮盐占据了济宁泰安一带,也有小半进入济南市场,本地的海盐行销登、莱、青州、济南等州府,占了一多半的地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