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影 > 第十六章 首次调研

第十六章 首次调研(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次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风轻云淡。

高哲堂一回到市政府,便让市府办组织带领近江市规划,环保,交通,城建,城管,国土房管等市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近江市市区进行考察调研。

大家的心情也都很好,都是兴致勃勃,笑容满面的样子,好象要准备集体出游一样,这除了天气晴好外,还有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是新市长对近江市进入全局性“感性认识”的首次接触之行,也决定了这位新上任的代市长如何安排布局,展开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对他们来说,甚为值得关注和期待。

当然,按以往的惯例,象这种考察调研工作也就是走个形式,做做样子,一大群人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装模作样的指指点点,一本正经的做几点似是而非的指示,然后由有关接待单位招待大家大吃大喝一顿,整个考察工作就算是圆满结束了,什么真相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

市直机关的一帮头头脑脑们坐在中巴车里互相寒喧问候,轻声交谈,沉浸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高哲堂没有参与大家的谈话,而是默默的透过车窗欣赏近江市的市容市貌。

他表面上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在留心听取各人工作汇报,吴正清用阴冷的眼光扫了一眼宁国兴,宁国兴觉得自己此时也应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于是附和说:“高市长有些说法确实欠妥,考虑不周。”

胡常诚继续愤然地说:“我们工作搞不好的原因就是像和老婆睡觉,自己人老搞自己人。其实我们主张招商引资,大搞房地产,这有什么错?有些人不清楚实际情况,又好大喜工,自己不干实事,还横加阻挠,干扰破坏,起了很坏的作用,今后我们的招商工作还要不要开展?我们近江市的经济还要不要发展!”

宁兴国也补充说:“吴书记,刘书记也刚来到我们近江市主持市委工作了,很多情况还不了解,建议您和刘书记沟通一下,省委省政府对我们近江市也有很大的期望,不能让某些没有大局观念的人胡搞乱搞,这样我们今后在工作上就少了许多阻力,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

听完了各人的态度之后,吴正清才漫不经心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吧。”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突然想起了点什么,突然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苏婷同志的工作安排好了?”

众人愕然,还是宁兴国最早反应过来,他略作思索便说:“已经安排在市地税局,职务是办公室副主任,苏科长安顿下来随时都可以去地税局报道。”

近江市是一座曾经有过经济发达,繁荣兴旺辉煌经历的老工业城市,但是近些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企业缺乏活力,失业人员……好象由一个健步如飞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脚步蹒跚的老太太一样,慢慢腾腾的往前走。

突然,高哲堂在默默的看着窗外的城区景色:两边是新建的现代化高楼掺杂着低矮破旧的房屋,显得很不协调,甚至还有不少地方存在着一些破败的木板房和土坯房,就象是城区面貌上的一道道显目的伤疤一样。

他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这可是在一个城市的主城区啊?

苏婷是高哲堂的妻子,在江州时候,她在档案局工作,也是科级干部,平级调动并无不妥,可是在官场的人都清楚,档案局和地税局的含金量可是不可同日而语,档案局工作,听起来是在省政府机关,却是典型的清水衙门,除了干工资什么也没有,而地税局却是油水腻得令人发指的实权单位。

吴正清听后,虽然点了点头,但是眉头却微微皱起来。

宁国兴补充说:“老王过完春节就要退下来了。”

吴正清再次点了点头,似乎并没有兴趣继续这个话题,思索了一会,才若有所思地说道:“小兵市长上调省民政厅,他以前的住所,虽说宽敞坚固,环境也不错,但是也是旧楼,也有些年头了,国兴啊,我看这事你们政府办出面搞一搞,让高市长早点搬进去,总在市招待所也不是办法。”

众人对吴正清对这位新市长的关心,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情,就算没有无微不至,也是面面俱到,并无感到太多的惊讶,面面相窥,会心一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